欢迎访问山东省“全民阅读”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大众网(wwww.dzwww.com) 承办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他山之石

当我们谈修身的时候,我们谈些什么?

2017-09-15 10:24:00 来源:人民出版社读书会 作者:

  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已经成为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内容。他之所以如此重视这件事,就是因为饱览中国古代经典,可以让普通读者通晓道理,让政党甚至是国家民族掌握治国理政的智慧。

  为更好地传播中国古典名句中的大道理、大智慧,人民出版社读书会现推出“中国古典政治智慧”系列书摘,我们将从《平天下:中国古典政治智慧》一书中摘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个方面的古典名句,并原原本本地呈现这些名句背后的内涵。

  第一篇为大家介绍的是——“修身”。修身是一个人能否成事的根基,它意味着一个人无论身处何位,应该有最起码的德性要求。在古代人看来,人的德性藏于本性之中,并且依赖于后天的培养。关于“修身”,我们可以从古人那里借鉴什么?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

  【典出】《礼记》

  【原文】大傅在前,少傅在后;入则有保,出则有师,是以教喻而德成也。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保也者,慎其身以辅翼之而归诸道者也。

  【释义】所谓老师,就是教会学生做事,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的人。

  教育学生,培养子女,或者教化民众,一方面要从做事的层面着手,另一方面要从道德的层面着手。以当老师为例,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同样,作为父母,要培养孩子,除了培养他们做事的能力,更要在德行方面引导他们,否则不能称之为合格的父母。做官也一样,一个官员如果在品德方面有问题,能力再强再精干,也不是合格的。

  君子义以为质

  【典出】《论语·卫灵公》

  【原文】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释义】君子以义作为内在的根本。

  这段话,其实是孔子告诉弟子们,怎么才能做一个君子。他讲了四句话,主要是要做到四个字——“义、礼、孙(逊)、信”。第一个字就是义,义是君子的根本,相对于形式而言,义也是内在的本质性的东西,要成为君子,归根到底是做到义。第二个字是礼,礼是行为规范,相对义而言,礼是表现义的恰当的外在形式。第三个字是孙,就是谦逊的逊,指的是君子言行的态度气质,不能太过张扬。第四个字是信,简而言之,就是言必有信,说到做到。孔子认为,做到这四个字,就是一个真正的君子了。

  正像康德所说的:“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康德所说的心中的道德定律,便是孔子所说的君子之质的“义”。

  我们常感慨人心不古,这并不是说,古时的人类就不存在道德堕落的问题。典籍中,古代的理想国其实都是现实的善良虚构,而不是历史存在。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甚至未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基本的道德定律是永恒的价值。

  要想修为一个完美的人格,必须要树立一个根本,“君子义以为质”,我们能安身立命的,便是心中的这个道德律。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典出】《论语·泰伯》

  【原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释义】读书人不可以不宽广、坚韧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寻路遥远。

  “士”是中国古代一个独特的阶层,他们拥有知识,能够辅佐君主成就功业,是社会的中坚力量。而在当代社会,“弘毅”的精神仍然需要,特别是对青年人来讲,要紧跟时代砥砺前行,担当责任奋发有为。胸怀祖国和人民,奉献社会和他人,才是真正的大有作为。

  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我们的国家正在走向繁荣富强,我们的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我们的人民正在走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同人民一起奋斗、前进、实现梦想,能够把个人理想和发展,与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是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体现。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典出】《论语·雍也》

  【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释义】自己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

  帮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要想自己成功,先要让别人成功。类似这种有点“泛心灵鸡汤”却充满哲思的话语,古人早有论述,中华文化早即倡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中国坚持正确义利观,深刻明白,帮助别国就是帮助我们自己。近年,中国倡建的“一带一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都是从互利共赢的角度考虑问题,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合作等方面,给其他国家带来福利。中国还提出“欢迎其他国家搭中国便车”的观念。中国之所以越来越受欢迎,与中国的义利观分不开。国家如此,个人更是如此: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同伴,考虑其他人,只有让自身发展成果惠及他人和社会,才是可持续的成功状态。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典出】《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原文】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故难及也?”

  【释义】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

  回顾近现代史,中华民族重新站起来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坚定信念去实践的过程。一个以实践为信仰的民族,无论多么积贫积弱,一定能找到应有的荣光。中国的古代名言中,鼓励实践,充满正能量的比比皆是,这并非偶然。

  当下的中国,有着许多目标与理想。从远处说,中国梦、“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近代以来所有中华儿女的梦想;从近处说,到2020年之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都需要我们秉持信念,同心同力开创。中国的未来,需要一番轰轰烈烈的发展与建设。

  强不执弱,富不侮贫

  【典出】春秋末战国初·墨子《墨子·兼爱》

  【原文】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释义】强大者不控制弱小者,富足者不欺侮贫困者。

  强者和富者不欺负弱者和贫者。中国人,自古就倡导“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作为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化干戈为玉帛、天下大同等理念在中国世代相传。个人如此,民族如此,国家如此。古代中国曾经长期是世界强国,但中国对外传播的是和平理念,输出的是丝绸、茶叶、瓷器等丰富物产。当然,中国讲究的“和”,不是无原则的忍让。在涉及国家的核心问题上,中国的底线极为清晰。

推荐阅读

《平天下:中国古典政治智慧》

人民日报海外版“学习小组” 编著

人民出版社

2016年10月

责编:洪琼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