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栋(现任职于山东省作家协会文学院。已在全国各地文学期刊发表作品二百万字;作品入选多种选本,多次获得文学大奖。)
张丽军(教授,知名青年评论家,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助理、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山东省作协特邀研究员。)
简墨(知名作家、书法家、学者,济南市作协副主席。主要作品有以写景为题的禅意散文《山水济南》、《京昆之美》等。)
徐阳(济南经济广播主持人。现主持《846传真》、《经广新闻网》、《听说很好看》三档节目。)
李宁(山东广播电视台体育休闲广播主持人。现主持《听说有李》、《体坛夜话》,曾参加2012年欧洲杯转播、2013年全运会报道。)
在20日举办的山东商报·晓媛悦读会第13期沙龙暨相约明湖——济南名人名篇诵读会上,刘玉栋、简墨等省内一线作家、学者、主持人走上舞台,以亲身经历向读者讲述阅读温暖生命的故事,并诵读了优美的名篇佳作。著名作家、书法家简墨还现场挥毫泼墨,向晓媛悦读会的忠实读者赠送了墨宝。
书的魅力
能够跟书相逢,在人生中,是一件最幸福的事情。每一个人都有过迷茫、有过伤痛、有过孤独,这时候,书是你最好的朋友。书可以给你指明方向,可以为你点亮希望之灯,可以激发你的意志,可以使你成为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更重要的是,它如同春雨,“润物细无声”,能够滋润你的心灵。书的能量是含蓄的,却又是无限的,一本好书,哪怕它被尘封千年,只要被一个热爱阅读的人打开,它就会散发出如阳光一般温暖的光泽。
书是精神食粮。多年来,书像食物和水一样,天天陪伴着我。而我对书的胃口,也如同对待食物一样,今天喜欢蔬菜,明天喜欢鱼肉,而有时候,就喜欢吃着咸菜喝碗稀粥。
阅读是一种享受。我也曾经抱着目的读过书,也从中吸收营养,得到启发,但现在,我越来越喜欢把阅读作为一种享受。我喜欢没有任何杂念地进入一本书中,如同进入一个陌生的世界。如果你喜欢,你会绷紧每一根神经,穿越那一片片汉字的丛林,那儿有陷阱,那儿有沟壑,那儿荆棘密布,那儿阳光明媚……在这片丛林里,你会心惊肉跳忐忑不安,你会有喝蜜的感觉,会闻到茶的清香,你的血液会加速,情绪会变化无常。当你穿过这片“丛林”后,便有一种荡气回肠的愉悦。
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作者,首先应该是一个优秀的读者,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怎样读,如何读,为什么读,都是很重要的事情。有的人拿过一本书来,看看前言看看后记,说行了,这本书写的啥我知道了。有的人一目十行,叫捋了一遍,也叫读了。很多人读书的方式和态度都不正确。读书不见得多,但要做到“慢、细、精”,并且有的书要反复读。
快乐读书,快乐生活
关于读书的记忆,我大约记得最早的是小时候在农村里读的小人书——手绘连环画。《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三国演义》 中料事如神的诸葛亮、长坂坡上一声吼的张翼德、刘关张的桃园三结义,乃至稍大一些的《杨家将》、《呼家将》、《呼杨合兵》等奠定了一个农村少年对家族伦理的文化观念,也是早期的文学启蒙教育。我的童年阅读是完全无功利的、纯粹愉悦的快乐阅读,没有父母的监督,没有老师的要求,纯粹是一个少年对知识、文化、世界的懵懂认知。
初中时期,我在乡镇中学求学。我手中有一点节省下来的零花钱,就定期买《半月谈》看一些时政评论,我都甚至抄下来吟诵。大部头的,我买过托尔斯泰的《复活》,那是一本草婴翻译的,草绿色封面的书,我也是一口气读完的。金庸、琼瑶的书,是我那时的最爱,满足了一个少年的武侠梦与懵懵懂懂的初生情愫。
对我来时,影响最大的阅读是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在今天说起来也是很不可思议的。《平凡的世界》跟我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不是以纸张阅读的方式,而是以无线电波的方式进入刚刚展开双臂拥抱世界的心中。大约是1990年前后,我是在农村田野里以听收音机的方式,听到了孙少平、孙少安的故事,尤其是孙少平在城市一边打工,一遍坚持读书的情节,深深打动了我和我们70后那一代人。这是我和我们那一代人成长的极为重要的精神资源。
读硕士研究生过程中,给我印象很深的是阅读梭罗的《瓦尔登湖》。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思想、真挚的情感,难以忘怀。关于读书,我近年来,读到了诗人流沙河的一段话,让我感慨良深。流沙河说一辈子中最大的遗憾是,有那么多的好书,没来得及读。这话是非常让我们深思的。昨天读到,北京大学的陈平原先生在华东师范大学演讲时,也提到读书,快乐、无功利读书的重要性。愿我们都能享受读书的快乐,快乐读书,快乐生活,歆享自然大地之美与人文精神之趣。
要“踏雪寻梅”,不要“踏雪寻皮”
在中国古代,踏雪寻梅是个很有趣的现象——不是文化现象,就是生活现象。这和身份没有关系——《红楼梦》中老贾母踏雪寻梅,《长风吹玉图》里的村人也踏雪寻梅; 这和贫富也没关系——生在富裕家庭的李清照小姐踏雪寻梅,一生颠沛流离的陆游先生也踏雪寻梅。也就是说,大家将踏雪寻梅看成一种生活常态,到那个时候,就想着这件事。
真的当成一件家常事来做,而不作秀,不搞成行为艺术。
在今天,读书已经成为了“踏雪寻梅”一样的稀罕事。似乎一夜之间,人手一部手机——有人还两部三部日夜不离身。“低头族”成了街头一景,更微博、摇微信类似于强迫症,绑架了工作外大部分的业余生活……
而且,大家都在“踏雪寻皮”——踏雪,是为了打猎,不管打到老虎还是狐狸,都可以做成皮子去卖钱。钱是一切,一切的行为标准和衡量尺度。寻梅是要停下来的,停下来欣赏,看花,嗅香气。寻皮则不然——是一定要乘胜寻皮的,越多越好。也许只有坟墓才能让“寻皮之旅”停下来。
也许很多人会怪罪到时代身上——浮躁,功利,物质主义……是的,是出现了许多问题,然而,每个人也都有自由,创建一个相对安静、淡然的小环境,譬如,坐下来读读书。
能在大部分人都出逃的时候,留下来,坚守一些宝贵的东西,是重要的事情。
知识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
人和书的关系,有时候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一样,是看缘分。在对的时间,读对的文字,或者温暖心灵,或者打发孤独,或者点燃激情,总之会有各种良性的互动。一路走过来,这样的书真的很多。刚刚故去的大师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投戎从笔的国民党团长黄仁宇先生的《中国大历史》……每一个人都会给自己列一个长长的书单。每一本书的名字不仅仅代表着学问,还代表着一段生活。有时候书没有像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样说的那么伟大,就是一个伴儿。甚至还是一个红娘。
书还是沟通搭讪的媒介。一次,在香港偶遇心仪的大师梁文道,就那么一瞬的功夫,擦肩而过,再没有追上去的勇气,我想彼时,如果有一本他的《常识》在手,一定可以上去聊点什么。所以,书很有些烟火气。并非高高在上的仙子。当然也曾在书的世界里挫败过,看尼采,看《小逻辑》总是在各种努力之后,泄气放弃。从书山上滑溜下来。
最近在读的书是《读库》,这是一套丛书,每年会出六册。里面有各种回忆、对历史的记录,出的多了,难免良莠不齐,但是好多事儿都挺值得去了解,和自己经历过的,被灌输的一对照,可以更清晰辩证的去看这个生活着的社会。这是我最近的兴趣所在,比如读书中所描述到的胡适与另一名媛之间的故事,会发现他学者之外的那一面。不过人生没有对错,只不过在对的时间,他遇到了那人。
这些都是我与书的零碎的故事。我想说的是,有时候,知识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
和阅读一起数遍生命中每个公路牌
我们在关注当下的时候也别忘了过去。上周,问世不过5年左右的新浪微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了,这是全球范围内首家上市的中文社交媒体。而今年恰巧是中国互联网20周年,在这二十多年中,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但是有更多失败的例子,吴晓波的《大败局》为我们记录了那些失败者。在历史洪流滚滚向前的时候,我们不止应该记住成功者,同时,也应该记住那些失败者,因为他们往往是在大雾中往前奔跑的人,而阅读,让我知道他们、熟悉他们、记得他们,同时也感谢他们!
在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曾经有人问过我,李宁,你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我说,因为梦想。那个人说,这座楼里的每一个人都有梦想,这不是你的优势。后来,白岩松在他的《幸福了吗》告诉我,你应该作为一个时代的记录者;柴静在《看见》里告诉我,别忘了那些不受关注,但是一直很努力的失败者;大家在《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里追忆陈虻的时候告诉我,你应该向陈虻一样去热爱这份事业。这些是阅读教给我的。
这些只是我和阅读这位老朋友之间很普通的两个小故事。他给我力量,给我方向,给我榜样,我希望能和阅读一起数遍我生命中的每一个公路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