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全民阅读”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大众网(wwww.dzwww.com) 承办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加强鲁版图书宣传 全面建设书香山东

2017-02-21 15:13:00 来源: 作者: 王皓淼

  作者:王皓淼

  在2016年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和山东书展期间,国学图书讲述人文素养,新锐原创科普图书和小小说尤受欢迎。大家各取所需,多媒介同台亮相融合发展。笔者一  边观察了解一边对比琢磨,又结合自己所读的经验之谈,对建立“书香山东”进行了简单思考。在当今这个继往开来的时代,我们应在保证图书质量、守护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善于利用、借鉴各种途径加强图书宣传,通过书评、读书活动、封面设计的创新逐步普及阅读,进而逐步实现建设“书香山东”大业。

  一、亟待解决的问题:图书的宣传

  在订货会、书博会和山东书展期间,通过比较,感觉有些出版社的宣传方式有待改善。在整体感观方面,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的“钟书阁”给笔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情有独钟,书香人间”的宣传语,突出了“钟”“书”两个字的设计效果;墙上的书架和整齐排放的图书很逼真,只是一层纸,相关的图书就摆放在旁边的书桌上,这样实惠和具有吸引力的做法,比起在腰封外再套一层塑料膜更有效。

  封面设计相对守旧,也是部分出版社要解决的问题。图书封面能给人以最直观的视觉感受和阅读体验,甚至是一个出版社的“形象代言”——有些出版社,只凭借图书封面就可辨识出来;还有许多出版社也日益重视封面的设计感,着手在封面设计方面出彩。如果古籍文献、学术著作这样的图书,封面设计长期以来较为单调,将给人老旧之感,普通读者很难产生兴趣,最终会使小众图书日益小众。

  二、从书评、读书活动、封面设计做起

  在订货会、书博会和山东书展之后,笔者又阅读了以聂震宁先生《书林漫步》、吴道弘先生《书评例话新编》等经验之谈。笔者认为,在当今社会,要建设“书香山东”,让新出版的图书“突出重围”,都要靠出版创新,其中最重要的是组织书评、举办读书活动和重视封面设计。

  (一)首要是书评

  对图书的营销推广而言,书评无疑是一把利器。谭旭东先生在讨论关于重视小众图书营销的文章中,指出了四条小众图书营销方式,首要之务便是重视书评——许多图书的读者面窄、专业性强,所以通过写书评来介绍和传播新书就成为营销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甚至可以说是第一要务。不但如此,书评也可以扩大大众图书的影响。今天,市场上同质同类图书特别是字帖、民国人物、文学类古籍、玄幻小说、科普及少儿类读物重复性较强。这些图书在首师大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及江、浙、秦、晋等出版单位相似性颇多。许多人会觉得:面对同类书的竞争,写书评这一宣传方式太“过时”,不如举办几场读书活动、转发几篇微信更有效;又或者会认为有些书评常常会以介绍而非评论为主,因此不能被算作真正的图书评论。诚然,在当今媒体高度发达、信息海量的背景下,一篇有价值、可读性强的书评,有可能会受到重视,也有可能石沉大海;但是,一篇视角独到的书评是不会失败的,其视角的独到往往取决于书评的切入点。这样的书评,能够拯救的往往不是几本书,甚至可以拯救一个专业领域、一个出版单位。至于书评的内容是介绍为主还是评论为主,只要写书评的人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选择,那就仍然是书评——介绍和点评只是形式,而这两者背后都是书评作者的选择与取舍,因而书评里面介绍和点评的重点往往就是一本书的亮点。

  (二)举办读书活动

  在近年来盛行“签名售书”的环境下,也有人在呼吁:把“签名售书”改为“签名赠书”。“赠书”比“售书”更具有公益性,势必会赢得更多的掌声,但是凡事也要多方面考虑:因为举办“签名赠书”的公益性直接有助于社会效益的提高,可是多数情况下这样做只适用于知名作家、散文小说,而专业性较强的学术图书、出版单位“拢”不住知名作家、作者尚未知名这三种情况就不适合“签名赠书”。对于三种不适合“签名赠书”的情况,笔者的看法是:(1)专业性较强的学术图书比较小众,可以限定范围“签名赠书”,并辅之以有分量的书评;(2)对于出版单位“拢”不住知名作家的情况,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在“签名售书”的现状下多办几种读书活动;(3)如果作者尚不知名,可仿照出版单位“拢”不住知名作家的解决办法,并组织多篇书评。如此,既有的“签名售书”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公益性“签名赠书”、组织一定规模书评、举办多元读书活动则能带来的直接的社会效益。

  (三)重视封面设计

  据粗略统计,当今社会大约半数购书人比较关心图书的设计和制作工艺,许多经典作品往往因为设计艺术不够精致黯然失色。因此封面设计的效用也不可小视。为了确保自己出版的图书能够在书海中脱颖而出,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把封面设计做到最精。封面设计要精致,既不是要精雕细刻像绣花一样,也不意味着死板、方正。纵然古籍图书的封面设计不能很“亮”,要具备应有的庄重的风格,但是封面的四周边框却可以做些改变;至于背景图案、字体字号、构图、腰封、版式等细节,更要努力尝试如何做“活”。而且图书的封面设计也不应该只是美编的差事,作者和责编在不能过多干涉的美编工作的前提下也需要参加——他们分别是新书的创作者和第一读者,对图书内容有更多的理解。这样,由作者确定图书的基调,由责编以第一读者的身份提出备选的封面设计方案,美编把所有的意见、设想汇总起来付诸实践,相信一定会获得更多读者的关注。在这里要明确两点:其一,图书归根结底是商品,因此不能把封面做得太花哨,特别是书脊;其二,真正的经典作品,除了要保证其商品属性,还应该在精神产品属性方面更多地体现出“艺术品”的性质。

  三、已进行的尝试和进一步的设想

  (一)已进行的尝试

  近来,许多出版社对新出版的大众读物、通俗读物加强了宣传力度。譬如《通俗其外,独到其里》就是为《战国派儿》写的书评。这样一本大众图书是《春秋范儿》姊妹篇,因此这篇书评在写作方法上比较传统,不能太“学究气”,应该是由浅入深:先写作者的视角和书中的“编外补”,然后评述正文的风格,最后概说春秋与战国的异同,并从“百家争鸣”挖掘全书的社会价值。又如《医治“数学厌恶症”》,这是为《算数的故事》《几何图形的故事》两本少儿科普读物写的书评。由于读者群体主要面向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而且近年来许多家长和孩子们经常发出“厌恶数学”言论,这篇文章并未直接评论图书内容,而是采用“不在书内而在书外”的评介方法,通过讲述自己与几何图形和算数打交道的经历、概述数学之美,让我曾经的同学都感到了数学的确很有趣儿、这两本书很值得买。再如《小僧心灵大扫除》的书评《劳力于外,静心于内》,在这篇书评中,笔者不仅谈到了读书的思考,还把封面设计和相关的读书活动也都纳入到书评中,是一篇讲究整体性的书评。

  在评论古籍文献、学术著作和国学普及读物方面,笔者为新出版的《<史记>日本古注疏证》和《四书本义官话》这两本书写的心得便是例证。鉴于《<史记>日本古注疏证》的考据性质,书评只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条路是“找错”,即根据其它考证《史记》的资料来找出本书的讹误,可是这样做很可能会使这本书的读者越来越窄;第二条路,是谈谈本书与其它考证《史记》类图书、本书与张玉春教授的其它著作的异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而评论德国传教士安保罗《四书本义官话》的书评,其题目“沟通东西文化,启发聪明智慧——评《四书本义官话》跨百年出版”便体现出这篇文章所着重的三个方面:其一,在当下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大的背景下,这本书生逢国学普及所需之时,既是一种发现,更是一种创造;其二,它翻译于20世纪早期,对东西方文化交流和开启民智功莫大焉;最后,《四书本义官话》跨百年出版,说明了中华文明辉煌依旧。

  至于读书活动和封面设计的尝试,笔者见识到的也有很多。在《战国派儿》读者见面会上,作者在开场的时候以当时热播的《芈月传》和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发展历程作为讲座的切入点,纵论战国时代,还谈到了春秋、战国两个时期基本特征的比较;在《100字读懂<周易>》《100字读懂<老子>》的读者见面会上,作者除了谈哲理,还兼顾了汉字的演变和汉字书法之美。而在图书封面设计进行的新探索中,《四书本义官话》和“男孩儿的地理冒险书系列”堪为典型。《四书本义官话》封一的教堂和封底的古典书影,充分体现了传统儒家文化与西方基督教文化的融合;鉴于许多图书的腰封常常被扔掉的情况,这本书把腰封设计成书签形式,既起到了宣传作用、又方便了读书。“男孩儿的地理冒险书系列”是四本童书,封面字体的设计非常贴合“地理冒险”,突出了人类巨大的力量。

  (二)进一步的设想

  在书评、读书活动和封面设计方面的创新,远远不能止步于此。

  首先,今后要让更多编辑和一般读者参与书籍评介。不同的读者群体对同一本书、同一篇书评的阅读目的、阅读方式是不同的,故而一篇书评需要在视角独到的基础上尽量满足更多读者的需求。如果有条件的话,还要尝试把责编、美编、宣传人员的意见汇总为一篇书评,这样的书评不仅视角独到、而且综合性强。这一做法已经从《劳力于外,静心于内》开始了尝试,但还要继续努力。

  第二,读书活动不应该局限于各类“读者见面会”,还应该包括晨读以及由晨读演变而来的“领读”。晨读,顾名思义,在形式上就像中小学生的早读一样,内容偏重于文史哲;所谓领读,在形式上体现为众人在一人带领之下朗读,内容大多以传统经典为对象。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当利用好诸如“声动泉城”这样的朗诵会来推广新书,特别是新近的文学佳作和哲理小故事。

  第三,封面设计要灵活一些。古籍图书和学术著作的封面,除了庄重之外需要有一些新的因素——亮色系、时代因素、“文”与“雅”风格等。对于封面字体的设计,可以先手写然后再经过电脑加工,特别是大众图书的封面字体;又如文献的边框可以设计为竹简形式,学术著作的背景图案可以活泼一些。此外,对封面设计这个概念本身的理解,也不能拘囿于是针对图书本身的封面设计,还要对海报有足够的重视才行。

  四、展望

  出版大家陆费逵有一句名言:“我们希望国家社会进步,不能不希望教育进步;我们希望教育进步,不能不希望书业进步;我们书业虽是较小的行业,但是与国家社会的关系,都比任何行业为大!”“国家社会的进步”“教育的进步”“书业的进步”三者当中,最基础的就是“书业的进步”。与书业进步关系最密切的环节有两个:一是创新精神,这是书业进步的动力;二是普及阅读,这是书业进步的体现。

  林少波先生在《“浅阅读”意味着更高的要求》中说:“快时代要慢哲学,浅时代要深思考,碎时代要严逻辑……其实,快与慢、深与浅、全与碎只是阅读习惯的区别,重要是读与不读。”一语道破天机:后现代主义强调微缩化、碎片化的趋势无法抵挡,因而,在此潮流中,出版的图书如果能引发人们深入、严谨、全面的思考,就证明这本书一定是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在多元化社会,图书宣传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就体现在书评视角的独到、读书活动的活泼、封面设计的精致等方面。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图书宣传的各种创新,都应立足于以“变”和“守”两个字为核心的齐鲁文化。要守的是什么?是图书的内容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今天市面上一些畅销书不一定就是好书——不少品位平庸甚至是“准三俗”读物的销售都非常强劲,宣传行为讲究标新立异;创新意识下的图书宣传可以起到引领阅读、提升素养、弘扬文明的作用。要变的是什么?是图书宣传的理念和方式。当今时代是一个既要继往又要开来的时代,因此,我们今后要善于利用、借鉴各种途径加强图书宣传。惟其如此才能逐步普及全民阅读,也才能逐步建设“书香山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