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全民阅读”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大众网(wwww.dzwww.com) 承办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轮播图

齐风鲁韵|博物馆群让大街更生动

2017-08-10 10:54:00 来源:山东出版集团 作者: 山东出版集团

  在票号原址上修建的票号博物馆

  周村人向来是聪慧的、精于建筹的,否则这一隅小城也不会成为一代金街银市旱码头。于是,当逐渐被保护与开发的大街之青瓦红墙、灰砖土壁、布市银街,让我们对历史的追忆有了落脚之所。街市上的来往商贾、车马喧嚣、吃食走货、乡风民俗也逐渐找到了魅力重现的最佳载体——博物馆。

  周村大街,曾被中国古建筑保护委员会专家阮仪三、罗哲文等称为“中国活着的古商业街市博物馆群”,但是,走在今天的周村大街上,你能见到的不仅仅是建筑,更是建筑所承载的社会发展、文明变迁。周村烧饼、大街电影、商贾票据、非遗传承、电影文化、三转一响……从大街历史到周村古韵,从鲁中民俗到时代印记,大街上的博物馆群很惊艳。

古钱币博物馆讲述中国钱币演变史

近代纸币不乏珍品

传承商业文明

  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的周村大街,在明崇祯九年(1636),初步奠定了大街的雏形。它南起丝市街、银子市街交口,北至朔易门,长约两华里,北极阁拦腰横跨中间,把大街分为南北两段,现在保留的基本为南段,全长400米。至后世清代、民国时期,周村大街一直是鲁中地区重要的商业重镇,其所承载的商业文明,在今天回望,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大前门、金鹿、丰收、大鸡香烟;景芝白乾、兰陵大曲、乌河白酒;高粱饴糖果;宝灯、向阳收音机……恐怕连地地道道的周村人也不曾想到,自己脚下的这条老街竟然承载着如此多“知名品牌”的历史。老商标是商品的标识,更是鲁商文化的直接体现,是老字号的历史文化遗存。在周村老票证博物馆,近代周村乃至山东的烟标、酒标、布标、收音机标等各种老商标,以及胭脂粉盒、老茶庄的茶叶桶等将你带入亲切的往日时光。常人难得一见的清末民国老商标、周村烟厂生产的老烟标,都在这里呈现。

票证博物馆

发自天南海北的信笺记录着周村昔日的繁华

品牌商标上的淄博记忆

记录地域文化

  提到周村大街,恐怕更多人首先想到的会是陈寿亭,电视《大染坊》中“陈六子”的原型。如今,周村古街上的大染坊是创办于清道光年间的东来生绸布庄的旧址,这里也已经成为展示周村商业文化的博物馆。进入大染坊粗布行内,就看到模拟过去的一条条晾晒的绸布,如果穿过前排的“经理室”,到了后场的工作院子,则会看到染布的器具和工作流程。过去,那些粗布、绸布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被印染,之后流向全国各地。

名声在外的瑞蚨祥商号

  在周村,让人驻足的不仅仅是大街的商业文化,更有周村芯子、锦灰堆等地方色彩浓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村芯子这一独特的民间扮玩习俗,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天仙配》《麒麟送子》《昭君出塞》《吕布戏貂蝉》和聊斋等民间故事轮番上演,要想真实体验其魅力,博物馆的参观之外,你可以在明年的元宵节到大街亲身感受一番。锦灰堆这一艺术形式的存在,更是独一无二。它以写实的手法描绘古代文人雅士书房常见的杂物碎片,如古旧字画、废旧拓片、废弃的画稿或扇面信笺等,这些杂物呈现破碎、撕裂、火烧等破旧形状,给人以独特的雅气。

周村芯子泥塑展示独特地域风情

收藏时代印痕

  作为北方保存最为完好的明清古商业街区之一,周村大街更成为著名的影视拍摄基地。著名电视剧《旱码头》《大染坊》《闯关东》及著名导演张艺谋的电影《活着》均以此为主要拍摄基地。在大街走累了,你就可以寻至电影博物馆,找一临窗木椅,备一盏清茶,静静欣赏那曾斩获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的《活着》,你会发现,原来张艺谋曾经很会用电影讲故事,而巩俐也曾经很青涩。

  而更多的博物馆仍在筹建中,内蒙人郭继业初到大街就喜欢上了这里,他的古灯博物馆已经规划完成,即将布展,未来我们可以在这里了解中国灯具发展史,并通过不同时期的灯饰了解周村走出的名人——蒲松龄、王渔洋们的历史故事。周村大街,正从一个单纯的“建筑博物馆”,变成名副其实的博物馆群落。

三转一响 ,承载着时代的独特印记


锦灰堆艺术作品《光辉历程》


周村大街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活着的商业街市博物馆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