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全民阅读”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大众网(wwww.dzwww.com) 承办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撷英

孟母择邻迁三居 言传身教明义礼

2014-08-06 08:10:00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 陈巨慧 高翔

  孟母断织图

  ■ 礼仪齐鲁·典籍故实

  □ 本报记者 陈巨慧 高翔
    本报通讯员 胡思姣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母教子是启蒙读物《三字经》中引证的第一个典故。《三字经》自宋朝起世代相传,孟母教子的故事也随着朗朗上口的韵文,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启迪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典籍中对于孟母三迁的记载最早出现于西汉儒学家刘向的《列女传》中。近日,随着“孟母教子传说”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孟母仉氏言传身教造就一代圣人的故事再次升温。7月29日,迎着三伏天的热浪,循着孟母的足迹,记者来到“邹鲁圣地”——邹城,重走孟母三迁路。
凫村故宅 近墓而迁
  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出生于邹城城北约10公里处的凫村。新中国成立前,凫村隶属邹县,上世纪五十年代,济宁专区行政区划变更,将凫村划归曲阜。
  从邹城城区沿104国道驱车向北,约20分钟后我们抵达凫村。村口“孟子故里”的古式木牌坊犹如凫村的“招牌”,让想找到它的人很难错过。虽非古物,牌坊漆面斑驳,已经黯淡得难辨颜色,倍显沧桑。
  穿过牌坊,顺着村中大街往西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凫村古村落”的立碑。再往前走,路北是一座略显陈旧的古院落。院落位于一条小河东岸,由青瓦灰砖的墙体围合而成,门楼坐北朝南,灰褐色的大门不见漆光,门环锈迹斑斑,唯有门楣上悬着的“孟子故宅”立匾,朱漆金字格外鲜亮。由于“铁将军把门”,记者想从门缝中一窥究竟,却被一堵影壁墙把目光拦下,只能望门兴叹。
  河边墙根下,几位老人正在纳凉聊天。64岁的孟庆代是孟氏第73代孙,他告诉记者,孟子故宅历史久远,明朝时加以修复。院北有正殿三间,供奉着孟子父母、孟子及孟氏四十五代孙、中兴祖孟宁。东院还有三间更衣厅。“这里是孟子小时候住的地方,每年四月初二孟子诞辰日,天南海北的孟氏后裔拜完了孟庙,都要来这里看看。”
  孟子故宅前曾有个大池塘,古称“孟母池”,相传占地3余亩,常年有水,冬春不涸。河西有一口口径约1米的砖砌井称作“孟母井”,现已经被圈入村民院落中,井台旁曾立有一块清朝光绪年间的“重修井台碑”,20世纪五六十年代遭到破坏,不见了踪影。据村中老人讲,过去这口井被视作圣井,特别是当地的大姑娘、小媳妇都争相饮用此井之水,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孟母式的贤妻良母。如今,这口井天不旱时还会有甘泉沁出,但早已无人再用。
  孟庆代介绍说,孟子故宅西侧南北流向的小河,名叫白马河。传说,因孟子的母亲在白马河畔洗衣服,见凫鸟落于水,视为吉祥物,故取村名为“凫村”。“‘文革’的时候,从孟母林里拉来了很多石碑,你看这桥就是用石碑砌成的,现在站在桥下,还能看到石碑上的碑文呢。”
  老人所说的孟母林,就在凫村东不远处的马鞍山东侧,是孟子父母的合葬地。后世人认为“母以三迁之教,历天下后世推原所自功莫大焉”,所以林地称为“孟母林”。
  记者向老人们打探孟子的家世和在凫村居住时的情况,由于年代过于久远,老人们所知不详,只说孟子父辈并非读书人,也不是什么名门望族。孟氏子孙在村子里繁衍至今,现在村里80%以上都是孟子后裔。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生活在2000多年前的孟母就深刻明白这一道理。邹城市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王崇印说,根据《列女传》记载,凫村附近是一片墓地,时常能够看到丧葬的情形,村中儿童三五成群地模仿丧葬的过程,孟子自然也参与其中,有时还哄抢供果吃。孟母意识到,孩子如果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将影响他的健康成长,为寻找一个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决定迁居。“不过,孟子幼年丧父,带着孟子独自生活的孟母仉氏抚养儿子本已不易,毅然作出迁居的决定令人钦佩。”
城西之舍 临市再迁
  孟母迁居,自城北外的凫村来到城西,在庙户营村落脚。
  从凫村到凫山街道前庙户营社区约20公里路程,汽车行驶需半个多小时。在战国时期,这段路,定诸多崎岖。孟家既非达官,也非贵人,经济应该并不宽裕,也难有车马,携幼子跋涉的孟母,想必是颇费了一番周折和劳顿。
  然而,相较于偏僻的凫村,位于城郊的庙户营明显热闹了许多。“那时的庙户营是一个‘日中为市’的交易集市,附近的老百姓带土产杂货来到集市交易,市场上行商坐贾,讨价还价,喧嚣热闹。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场面有莫大的吸引力,善于模仿的孟子也学着商人的样子沿街高声叫卖,并沾染了些锱铢必较的习气。不愿儿子沾染市侩气息的孟母顿觉失望,只好决定再次迁居。”王崇印说。
  在前庙户营社区,80岁的孟祥辉老人告诉记者,当年的“市傍之舍”,应该就在孟母三迁祠处。
  孟母三迁祠是一座青黑色砖瓦构建的古宅,门梁柱等油漆一新,雕梁画栋,流光溢彩。祠堂坐北向南,有正房3间,东西配房各3间。正房为孟母祠,祠内正中神龛供奉孟子父母像,东侧置孟子像龛。祠前回廊东西两侧的墙上,镶有《创建亚圣祠碑记》《庙户营添设祭田碑记》两块石碑,记录着祠堂的历史。
  前庙户营社区党支部书记孟令华介绍,孟母三迁祠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是孟氏20户中的城西户后裔筹资兴建的,并有专置的祭田以供祭祀。祠堂内原有《孟母三迁祠》石碑,后移入孟庙保存。计划经济时代,塑像被拉倒,祠堂东厢房改建为供销社。1994年9月至1996年元旦,邹城市文物管理部门协调前庙村、后庙村、孟庄等筹资40余万元对祠堂进行了重修,建祠门一座,复制《孟母三迁祠》石碑,重新树于门外东侧。并在殿西新建“孟母懿德堂”一座,陈列孟母三迁故事展板。
  “以前,祠堂大殿东南边有一棵大柏树,三个人合抱才能抱过来,比孟庙里宋朝的大柏树还粗呢!1959年闹饥荒,村里人挨了饿,把大树拉倒,卖了三百块钱,当了大队的伙食费,现在想想真是可惜了。”孟祥辉说,关于孟母三迁祠还有个典故,叫作“五路三江口”。“五路”说的是有五条路在此经过,“三江”指的是祠堂的周围有三个大坑。“从我记事起,就有这三个大坑,据说是当年修建祠堂时在周围取土时留下的。”1996年,重修祠堂时,两个大坑被填平,东南侧的葫芦形大坑被改建为景观水池,依托这一景观水塘,前庙户营社区又逐步把这一片区域打造成为了三迁公园,成为居民茶余饭后散步休闲的好去处。
  与凫村相似,庙户营社区百分之八十的村民为孟氏后裔,祭祖的习俗保留至今。“除每年农历四月初二的祭拜外,每年农历腊月初八,要到孟母三迁祠来,请老祖宗回家喝粥;春节时,要来请老祖宗回家过年;年轻人结婚时,也要来把老祖宗请回家作见证。”孟祥辉说得虔诚。
学宫之旁 幼子可居
  离别市集繁荣的庙户营,孟母迁往东南方的邹城古县城,即今邹城城南孟府处,路程约5公里。
  王崇印介绍,“孟母复徙舍学宫之旁”,学宫指的是子思书院,传说为孔子嫡孙子思创立。“这里聚集着大批有学问懂礼仪的读书人。书院里的琅琅书声,儒生们的高雅气韵、从容风范、优雅举止,令孟子新奇,渐渐地,他也和邻居的孩子们群集在大树底下,有模有样地演练学宫中揖让进退的礼仪。孟母见状非常高兴,认为‘可以居吾子也’,就定居下来。”
  邹城市文化馆馆长刘向宏的家就在孟府北200米处,在南关小学(今孟子小学)读书时还在孟府、孟庙里上过课,对这一片相当熟悉,自告奋勇当起了“导游”。
  “孟府是孟子嫡系后裔居住的府第,元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文宗皇帝封孟子为‘邹国亚圣公’,从此,这里就被称为‘亚圣府’,也叫‘孟府’。孟府始建年代不祥,据推测是宋景佑四年(公元1037年)建孟庙的同时,建造了孟府。后经历代变迁和扩建,就有了现今的规模。”刘向宏说。
  与孟子故宅和孟母三迁祠相比,前官衙、后内宅的孟府要大方气派得多,前后有七进院落,楼、堂、阁、室148间,是一座典型的古代贵族府邸。
  孟府中,最能彰显孟府威严煊赫气势和孔孟之道的是礼门和仪门。穿过大门里面的第一进院落,正北的二门就叫“礼门”。其建筑形式与大门基本相同,但门洞为三启,正中门楣上横书“礼门义路”四字。六扇黑漆大门的正中两扇彩绘顶盔披甲的执刀武士,两侧的四扇则彩绘着执笏的文官形象。
  礼门之内,是一座飞檐彩拱的门楼,名为“仪门”。刘向宏说,此门平时紧闭不启,只有皇帝驾临、宣读圣旨、举行喜庆大典或重大祭祀仪式时,才在13响礼炮声中徐徐开启。而且,仪门并非家家户户想建就建,只有列土封侯的“邦君”才有资格建造这种门。
  “1976年,我刚上小学的时候,我们一年级的教室设在孟府西侧的孟府感恩堂。一楼是教室,二楼是老师的办公室。唐山大地震发生后,怕在教室里不安全,学校把我们安排在孟府东临的孟庙里上课,小黑板就钉在柏树上。”刘向宏回忆说。
  在孟庙东路启圣门北的孟庙碑林里,我们在大门东侧第一棵大柏树上找到刘向宏所说的钉眼。参天的古柏纹路粗糙,钉眼掩盖在树纹之间,难已辨别,似乎刻意隐藏,不愿忆起那段往事。
  向北走过碑碣林立的甬道,路的尽头是供奉着孟子父亲孟孙激塑像的启圣殿。启圣殿后,则是始建于明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的孟母殿,殿内供奉着孟母的木主牌位。
言传身教 克己守信
  孟母三迁定居“学宫旁”后,不久就送孟子进入子思书院读书,学习礼乐射御术数六艺。
  刘向宏介绍,子思书院始建于春秋末年,历经元、明、清三代修复重建,连绵2000余年。1933年,日本人马场春吉在他所著的《孔子圣迹志·附颜孟其它邹鲁遗迹》中,这样描述子思祠:三迁祠南面门三间,题额“述圣庙”三字,门外西侧立一碑,书“子思子作中庸处”六字石刻;东侧西面立“重摹邹县述圣于思子庙记”碑。进门后院中央建一碑亭,亭内立乾隆“述圣赞”碑。亭后正殿为述圣殿,挂有雍正帝御赐“性天述祖”牌匾,内设有修道堂、慎独斋、中庸精舍、子思书院及讲堂二十余间。1945年10月,邹县县长刘昭庚以有碍城防为由,烧香叩首许愿后,率部将其拆除。
  “去年,考古工作人员在孟府北500米、因利河南岸出土了距今700余年的元代子思书院遗址,同时也发现了孟母祠遗址。遗址形制清晰,孟母祠大门通向祠堂的砖铺路保存完好,并且已在因利河古河道清理中出土10余幢碑刻遗物。这也印证了孟母三迁最后的住处。”刘向宏说。
  “孟母对孟子的教育并不只注重外部环境,同样注重言传身教。儒家典籍中,记载了不少孟母教子的典故。”王崇印说。
  《韩诗外传》中记载,孟子年少时,在家中背诵诗文,他的母亲在一旁纺织。孟子突然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再背。孟母知道他肯定是忘记了,叫住了他,并问他为什么要中间停下来?孟子回答说:“有些忘记了,又记了起来。”孟母拿起刀子割断了她正在织的布,告诫孟子,丝断了就无法再织。从此以后,孟子不再因分心而遗忘书文了。
  同样是“断织喻学”,《列女传》记载了另一版本,也是民间流传更为广泛的一种说法。孟子幼时十分顽皮,一次孟母在家织布,却听到孟子早早地放学回来了,便问道:“今天放学怎么这么早?”孟子不以为然地答道:“我自己想回来就提前回来了。”孟母听后非常生气,觉得助长孟轲这种行为非常不利于他成才,于是便拿起刀来割断了正在织的布,对他说:“你今天早退回家,就像我割断这还没有织完的布一样,如果你不能坚持,总是这样半途而废,最终会前功尽弃,一事无成。”孟子见到母亲把辛苦织的布割断了,很害怕也很惭愧,从此早晚不敢有半点松懈,终日勤奋读书。
  王崇印说,这两个故事版本不同,故事的本质和最后的落脚点是一样的,表达的是一样的情感寄托,都是对于孟母言传身、不断完善儿子人格的颂扬。“这就是民间文学的特质:一千个人,一千个版本,讲出一千种感觉,但主旨不变。在孟母教子的典故中,这并不是特例。”
  《韩诗外传》记载,孟子年少时,邻居家一边磨刀霍霍,一边把一锅水烧得滚沸。好奇的孟子跑去问母亲:“邻居家在干什么?”孟母告诉他:“是在准备杀猪!”“他家杀猪干什么?”孟母笑了笑,随口说道:“杀猪给你吃啊!”说完这话孟母后悔了,心想:邻居并不是为孩子杀猪,我怎么能够欺骗他呢?这不是教他撒谎吗?为了弥补这个过失,孟母虽然家里穷困,但仍借来钱到东邻家买猪肉给孟轲吃了顿美餐。这个故事流传下来,成为“买肉啖子”的典故。
  与“断织喻学”典故一样,在邹鲁大地,“买肉啖子”的典故也被演绎为多个版本,其中一个版本是:孟母意识到自己的过失后,为不失信于儿子,忍痛把自家准备换银两的幼猪杀了给孟子吃,即“杀豚不欺子”。当然,这一版本与曾子“杀猪取信”的典故极似。充满智慧的“孟母教子”传说,在两千多年的津津乐道中辗转相传、反复加工,传承群体的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逐渐融入其中,诸多母贤的智慧光芒被赋予孟母一身。
知礼明义 母贤子圣
  子思书院旁的孟子长大成年,弱冠娶妻。孟母对他的教育依旧延续,留下了不少佳话。
  “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非常讲究礼仪,在房间里要坐着,且坐法与现代人不同,要坐在自己的脚后跟上,不可随意。如果有人来访,则要跪坐,上身直立起来以示尊重。”王崇印说。
  一次,孟子回家后直接推门进屋,看到妻子在房间里蹲着。孟子觉得妻子这样做不合礼仪规范,便告知孟母想休掉妻子。孟母听后对孟子说:“这是你无礼,而非你的妻子无礼。根据礼的要求,人要进门时,应先问问屋里有谁在。登堂前,声音要提高,让别人知道你要进来,做好迎接的准备。进门前,眼睛也要看着地面,而不是直视别人。所以这件事是你先不守礼,又怎可休掉妻子呢?”孟子听后觉得母亲所说有理,是自己思虑不够周全,失礼在先,就打消了休妻的念头。
  王崇印告诉记者,这一典故出自《韩诗外传》,《列女传》中的记载略有差别,讲的是:孟子娶妻后,刚进入洞房,发现妻子裸身在屋内。孟子不悦,离开后不再进去。他的妻子向孟子的母亲告别要求离去,说:“我听说夫妇之间的规矩,在洞房里可以不遵守。现在我在卧室偷懒,而丈夫见到我勃然大怒,是把我当成客人了。做女人的规矩,有不住在别人家里一说,请让我回到父母家中。”孟母叫来孟子后,同样对他进行了一番礼节教育。孟子知错道歉,挽留住他的妻子。孟母也被君子奉为懂得礼节,且清楚如何处理婆媳关系的典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生尊崇的信条,孟子也不例外。成年后,孟子“道既成”,也想效仿孔子周游列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孟子的旅程并不顺利,在诸侯争霸的战国时期,各国都想富国强兵,吞并其他国家,孟子的“仁政”思想鲜受认可。
  公元前329年,43岁的孟子第一次来到齐国。齐威王立即授予他卿位,位居三卿之中,正卿职。孟子以为遇到了知音,雄心勃勃。孟子建议齐威王要“以德行仁”,齐威王并未采纳。渐渐地,孟子发现齐王虽给自己高位,却没有给自己实权,也不认同自己的治国主张。
  据《列女传》记载,一天,孟子心情不好,孟母问他为什么,孟子对孟母倾诉:“我们念书人到一个国家去,如果国君不认可或者认同自己的主张就要离开。现在国君并不认同我的治国主张,我想要离开,但是母亲您年纪大了,离开不太方便,我还是忍耐吧。”孟母听后立马阻止:“你千万不要忍耐,我们妇人讲求‘三从’,年少则从乎父母,出嫁则从乎夫,夫死则从乎子,这是礼。今天你已是成年人,而我也老了,我是妇道人家,我要守我的礼,你是读书人,你要守义。所以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该离开就离开。”孟母的话将孟子的忧虑一扫而空,遂离开齐国,周游列国。
  “孟母对于儿子的成长、成才乃至孟子思想的形成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孟子的仁爱思想、天地人和谐思想、民贵君轻思想的形成都与孟母的教育密不可分。孟母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以至言传身教,为后世留下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她本人也成为名垂千秋万世的模范母亲,在中国历史上受到普遍尊崇。”王崇印说,历史上不少皇帝都专门评价或追封过孟母,比如宋哲宗高度评价了“功不在禹下”的孟子,更高度评价了成就了孟子的孟母。元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元仁宗追封孟母为邾国宣献夫人。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在孟母封号上再加“端范”二字,称“邾国端范宣献夫人”。后世之人更将孟母列入“中国四大贤母之一”,奉为“母教第一人”。
  在孟子故里邹城,孟母教子的传说流传甚广,人们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着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也以各种形式演绎着孟母教子的典故。邹城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李平介绍,自2007年起,邹城市每年举办一次“中华母亲文化节”,打造了诸如“孟子故里——教子有方修学游”等一系列孟母、孟子家族文化品牌。“在文化部7月16日公示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名单中,我们报送的民间文学《孟母教子传说》榜上有名,这将更有利地促进儒家思想的传播,推动母教文化的弘扬。”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大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