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全民阅读”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大众网(wwww.dzwww.com) 承办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撷英

清朝阁老惠民李之芳

2013-12-23 15:51:00 来源:滨州传媒网 作者:

  清朝阁老惠民李之芳

  2007年1月,惠民县石庙镇在续修镇志的过程中,发现清代文华殿大学士、吏部尚书李之芳家谱《惠民李氏族谱》,共6卷分别为金、木、火、土、谷,其中金为2卷。家谱从李之藻始5次修谱,李氏后代延绵不断,为研究清史及惠民县的沿革又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历史价值颇高。

  阁老墓地发现确认身份

  1967年秋,惠民县第一油棉厂修建榨油车间,挖地槽挖出古墓一座。在县文教局负责同志的指导、监督下,对古墓进行挖掘。古墓外层是灰隔,灰隔内是套椁 ,灰隔与套椁之间灌有松香。套椁内是棺材,椁棺之间的空隙约0.6米,出土松香8马车有余;棺上覆盖有铭旌,铭旌为紫红绫子,纵470厘米,横33厘米,楷书金字,文曰:“清诰授光禄大夫文化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正一品加三级邺园李公之柩”, 两旁还有三幅铭旌,字体已经模糊得看不清。三幅分别是:“授光禄大夫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邺园翁李老年伯之灵柩”、“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谥文襄邺翁李老年伯之灵柩”、“兼吏部尚书正一品加三级谥文襄邺翁李老年亲家之灵柩”。铭旌现收藏在惠民县博物馆。开馆见尸,死者高大,长脸高颧骨,须发完整,肌肉仍有弹性,身穿睡衣,衣呈黄色,以腰带系之。头戴元狐帽,帽顶有颗玛瑙顶珠,约核桃般大小,深褐色,中间有孔,用金丝系着。死者口内含金币,金币与人民币贰分硬币大小相似。经专家考证:死者年龄相貌与馆藏李之芳画像相似,而且铭旌记载与县志记载一致,与《惠民李氏族谱》吻合,谱书行述部分记载之芳去世后和胡氏合葬在东原莹;继配张氏康熙三十五年丙子四月初一日藏城东侯家庄北;副室田氏卒于康熙十九年庚申十月初二,葬城南袁家庄西;两位妻室的坟茔所在,符合当地风俗(意为头枕高官,脚蹬袁候)。依据当时的制度风俗,象李之芳地位显赫的人是不可能用别人的尸体来顶替的。再说,皇帝派官员致祭,谁也不敢以假冒真。出土文物充分证明:古墓的主人就是李之芳。由于当时文革时期,尸体没有加以保护,腐烂埋掉。

  阁老生平

  李之芳,字朱仲,号邺园(1622~1694),明天启二年壬戌八月十八日(1622)出生于山东武定府(即今山东省惠民县城),死于清康熙三十三年甲戌十一月初二日(1694年)享年73岁。据发现的家谱记载,李之芳曾祖李鲜在明万历年间从河北枣强迁来武定府,为人推磨卖面粉,祖父李登云,父李才望继承祖业。1642年,吴三桂勾引清兵进攻李自成。清兵于同年农历三月初五,在惠民城劫掠烧杀,残杀1000余人后离去,李之芳从城北一条胡同逃走(溜子胡同),李之芳的父母均在惠城北门外被清军杀死,葬于城北于家庄东。后来李家因之芳暴发后,迁至惠城南门大街现百货大楼址,建起豪华的李府,门悬漆黑大匾镏金“相国第”,为一城之显贵。昔日的豪宅在解放前后历经战乱无人维修,又经文革时期,现只留下六尺仁义胡同和一株古槐在向人们诉说着历史悲凉。

  李之芳少时就塾,聪颖好学。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二十一岁时中举人;顺治四年(1647年)进士及第,授浙江金华推官、刑部主事、广西道御史。

  顺治十七年,李之芳出任山西巡按。按部所历,必延见士民,细访民间疾苦。他向顺治皇帝上书请求减轻农民负担,革除随意向百姓摊派钱粮的陋规,使不少贪官解绶,势豪屏息。1662年,康熙登基后,把他从山西召回。这一年他曾请假回故里探亲。次年,授湖广道御史。康熙五年,巡视浙江盐政,剔除积弊,革尽陋规,安商恤贫,清蠹锄奸,做了许多为当地民众称道的好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