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志杰,大学历史系毕业,媒体从业者,出版作品多种。
我真的十分羡慕那些生活在集集镇的人们……车来车往的期待,把美丽镶嵌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车站是一个浓缩了一方人情感的地标式建筑,汇集了此地人们的记忆与故事。上车的、下车的,赶车的、等车的,坐车的、送行的,南来北往,西走东去,都把自己的脚印留在了车站,带走的却是车站上曾经有过的悲欢离合。一个小站,便是一段历史。随着铁路的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原有的火车设备,包括铁道、站房,都在适应性地进行改造。但是,台铁的做法让人基本满意。建新的,还要想方设法保留一些旧的设施,后人不至于因新而不知旧,这样才能把历史的发展脉络延续下去。
南投县的集集火车站就是保留最好的小站之一。这座建于1922年的小站,站房采用纯桧木建成,外形典雅古朴,加上近九十年的风吹日晒,越发显得温文尔雅。当然,集集小站也是经历了起起伏伏才得以保留下来。1986年以后,台铁以集集支线出现严重亏损为由,有意停驶并拆除线路。消息传出,当地有识之士立即掀起保路保站活动,使集集支线和小火车站免遭厄运。1994年,时任集集镇镇长的林明溱,开始致力于规划发展集集镇的旅游业,将集集火车站作为中心点,整治绿化小站广场,建设铁路博物文化园,使小站死里逃生,并重新焕发勃勃生机,不仅过往的列车有所增加,小站也吸引了专门前来观光旅游的外地游客。
人意却敌不过天灾,台湾九二一大地震摧毁了八十多岁的集集小站,美丽集集只剩下残垣断壁,顿失昔日热闹,死寂一片。但是,集集人对自己的小站感情万分深厚,不愿就此放弃,在有关当局拿不出资金重建的危难时刻,他们自筹资金,自己动手,按原样复建,力争分毫不差地重现集集车站的旧有风貌。集集人为此提出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口号:新的车站,旧的精神,就在集集。两年多时间过去,一座既新又旧的集集火车站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当地人说,新车站与原来车站的模样完全一致,甚至与梦里的小站都一模一样。与火车站同时复建的还有位于仓库旧址的铁路文物博览馆,馆内展出图片、铁路实物,把集集人对小站的情愫集中到这里,与更多热爱铁道文化的人分享。
为了使集集小站不再孤独,也使前来观光的铁路迷和游客有更多的去处,集集镇还修造了集集古街,这里有大量经营当地特产商品的小店和美食店,让外地游客感受集集镇老百姓的生活。一棵有着700年树龄的樟树,被保护性地安置在集集镇的大街上,当地人称之为“神木”。“神木”的树干高达26米,是台湾数一数二的老树,繁茂旺盛的树枝形成的树荫有一千多平方米。树荫下有“大众爷祠”,供人参拜,真可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去台湾之前我是知道集集小站和集集镇这个地方的,但没有找到可去的路径。有幸到集集小站,全赖南投一位计程车司机的好心引导。在离开日月潭返回台中的路上,这位祖籍山东省海阳县的老乡说起九二一大地震的惨烈,提到被破坏的集集火车站和集集镇香火最旺的神庙。他看我们有意前去参观,就绕路一大段也不加车费把我们送过去。我们先看了神庙武昌宫,被地震破坏的旧址尚在,而新的神庙就在旧址的旁边建起。一新一旧,更使人感叹大自然的不可抗拒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不可替代。
到达集集小站时,天近傍晚。广场上一位年轻的母亲正带着刚刚学步的女儿在小火车头旁边嬉戏。在这个小女孩的记忆里,火车头、车站留下的痕迹该是多么深刻啊。火车站内,有几个看上去不到十岁的男孩在玩耍,小站已然成为他们儿时的伙伴。这时候,一列客车鸣着长长的汽笛声,从远处开过来,孩子们即刻跑到铁路边,注视着火车的到来。我望着他们,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还有和自己一起玩耍的儿时伙伴。伴着我们成长的小站没有了,甚至连一张照片都很难找到了,虽然那些模糊的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越来越清晰,却无法留住时光远去的伤感……火车停在我的面前,只有一对年轻人从车上下来,没有上车的人。火车开了,离开了集集小站,踏着咔哒咔哒的节奏,驶向下一站。
我真的十分羡慕那些生活在集集镇的人们,宁静的日子,过去的记忆,车来车往的期待,把美丽镶嵌在每一个人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