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全民阅读”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大众网(wwww.dzwww.com) 承办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齐风鲁韵

《论语》里住着的孔子

2016-04-21 16:42:00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小的时候背《论语》,心目中一直有个模糊的孔子形象,隐约觉得孔子是个喜欢背着手踱来踱去,口中念念有词的可爱老头儿。长大后读《论语》,觉得自己的理解有些偏差,孔老夫子是个讲究仁义礼智信,好为人师,好认死理的老学究。再后来听百家讲坛讲《论语》,孔子的形象更加丰满具体了。

   住在《论语》里的老头儿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

   孔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如同一位雕刻师,将一块块璞玉幻化成精妙的艺术品,培养出“身通六艺”的七十二名弟子。他的诸多教育思想留传后世,像因材施教、学思结合、温故知新、举一反三……这无一不证明孔子作为一名教育家的成功。

   作为一位智者,他达观率性,修身以敬。《论语·阳货》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说孔子来到武城,嘲笑其治理者“割鸡焉用牛刀”,子游予以反驳,这使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前言戏之耳”,一句话将孔子当时的羞愧与不好意思展现了出来,同时前一句“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写出了孔子作为智者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羞心向弟子学习的品质。即使是圣人,也会犯错误。《论语》中这段孔子犯了错被人指出后的情态描写,为严谨端庄的孔圣人涂上了鲜活生动的一抹亮色。

   作为一位仁者,他正直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善意地提醒他:“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言外之意是如果一个人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直太尖锐,会伤害一些有地位的人,从而给自己带来危险。由此可见孔子的直性而行。“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等等,都是孔子与人为善、仁者爱人的做人准则。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是孔子63岁时的自评语。乐以忘忧?是因为教育启智的快乐忘记了身边的忧愁吗?孔子最心爱的弟子颜渊死后,他叹道:“噫!天丧予!天丧予!”伯牛有疾,他说:“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在他最爱的几个弟子与他的儿子孔鲤一个个先他而去时,垂垂老矣的他一定不可避免的感到悲痛、难过与孤独,暗自神伤!即使这样,他仍然坚持着;历尽艰辛,他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十余载,不仅没有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他还在坚持着,在追求理想社会的道路上踽踽独行,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海德格尔曾说:“语言是存在的家。”《论语》中的一字一句,勾勒出的不仅仅是高高在上,不可接近的孔子,《论语》里住着的,更是有笑有泪,可亲可敬的,为理想奉献终生的爱人仁者孔子。(郇千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