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全民阅读”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大众网(wwww.dzwww.com) 承办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齐风鲁韵

佛道共居的济南峨嵋山

2012-05-22 08:47:00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 陈巨慧 郭继伟

  □ 陈巨慧 郭继伟 整理

  峨嵋山原名靡笄山,位于济南槐荫区段店镇大金庄西。高不过百米,但所处位置十分紧要,堪称泉城的西门户。其东北有“齐烟九点”之一的匡山,东南有如万垒云屏的腊山。三山相倚,在泉城之西共同构成了一个大大的“V”字,峨嵋山就在这“V”字的底部牢牢扎下根基。三山与东面的鹊、华二山遥遥相对,抱拥泉城,又联合城南的绵绵青山,把个老城济南稳稳地“放在一个摇篮里”。

  峨嵋山临河负野面城,峭拔而无附丽,登山顶俯瞰远眺,四面景色各异多彩。据1834年(清道光十四年)《长清县志》载:“其山有内四景、外八景。内四景为:仙阁远眺,跂泉清歌,幽洞消夏,古柏参天。外八景为:笔架烟雨,墨池云树,柳堤春色,松株雾雪,古冢苍葭,孝里黄麦,济水晴帆,埠灯晚照。”仅此十二景,昔日峨嵋山四周的迷人景色已尽收眼底:古济水西天而来,绕山北流,又沿峨嵋山北麓掉头东去。丽日晴空,船帆片片;夜晚的码头灯火闪烁,如诗如幻。周围柳堤、松林、芦苇、黄麦,山上仙阁、清泉、幽涧、古柏……如此美景,怎能不让人沉醉咏叹。

  峨嵋山的山文化着实丰厚,佛教与道教先后兴盛。清初始建大悲寺,至光绪年间,形成由正殿、文昌阁、钟鼓楼组成的寺院。虽说近几十年殿宇逐渐坍塌,但从仅存的殿阁及碑刻残迹上,依然可见当年之胜景。登上峨嵋山顶,还可以看到规模宏大的“碧霞元君祠”的残存遗迹和清道光年间重修“碧霞元君祠”的石碑碑刻。“碧霞元君”传为泰山神的女儿,北宋真宗封禅泰山,始立像祀之,称为玉女神;到明洪武帝朱元璋,才赐给她这样一个显赫的封号。老百姓并不买账,他们亲切地呼之为“泰山奶奶”。这位慈祥的老祖母般的女神,和高高在上的西王母大不一样,她很少和王公贵族来往,却有兴趣倾听贫苦无告的百姓,特别是贫家妇女的呻唤,保佑他们免灾祛病,送给他们钱财子嗣,替他们抹去脸上的泪水和心头的血迹。由此,并不雄峻的峨嵋山香火如此旺盛也就不足为奇了。

  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泉城一座小小的峨嵋山竟也“三气”俱在。峨嵋山不大却有雄气。春秋初叶,齐国因夺占祝地并进而经营峨嵋山及长清、平阴一带通往中原的济左走廊,从而开始小霸诸侯、雄于东方。峨嵋山不高亦有仙气。据峨嵋山下的一位老者讲述,董永、七仙女的故事最初是在这里发生的。人们说,峨嵋山罗浮洞的泉水如此丰盈,是财气凝聚、财源滚滚所致。因为据史书记载,这峨嵋山是武财神爷赵公明的隐居之所。

  山是济南的脊梁,水是泉城的血脉。伴着济南新城建设的西进,渐趋入城的峨嵋山,与匡山、腊山一道,默默地守护在泉城的西部,为泉城济南平添无穷的魅力和灵气。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