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全民阅读”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大众网(wwww.dzwww.com) 承办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齐风鲁韵

远行与回归:徂徕山圣旨摩崖

2012-03-20 08:39:00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 任宇波 刘传录

  

 

   历史像一个九连环。如果说辨识与解读人文史迹,是还原历史的重要一环,那么人文史迹的发现过程同样也是九连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环相扣,才得真相。

  摩崖,即刻在山崖石壁上的文字。徂徕山蒙古大汗圣旨摩崖,刻于八百多年前,在三十载因缘和合后,几位学者的“远行”带来了它的“回归”,于2010年5月正式面向世人,为研究山东地方世侯与蒙古汗庭、全真教关系补充了重要研究史料。

  远行:三十年间探陈迹

  徂徕山,属泰安市,地处泰山东南,山势雄伟,幽深绵延,以美松名,多古迹,又以摩崖为最。

  1987年7月,正值炎夏,泰山研究学者李继生与周郢相约前往徂徕山中考古探访。行至深谷,两人古迹未探到,因地形不熟,出山不得。

  天无绝人之路。就在李、周焦急莫名,准备在山上垒砌石围,轮流守护过夜之时,一位锄地晚归的热心农民适时地出现,将二人领至家中,安排食宿。夜间闲聊,得知他们是进行考古调查时,农民顺口说,屋后便有一处古代石刻。

  这一线索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李、周二人兴奋不已,次日天一亮,两人便寻至屋后,果然看见一方巨大的摩崖,附近还散落着“古云岩”、“密真堂”、“玩峰亭”、“重修上清之观”等题刻。但摩崖字迹已经漫漶,经泼水辨认,只识读出“泰定军节度使”、“宥”等残字,初步推断这应是一方蒙元石刻。

  惜当时两人行迹匆忙,未记清详细方位、村落及房屋主人的名字。日后再探访时,却难以回忆出当时所走路线,几次重来都未能寻获。就这样,依然旧时行履人,不是过去行履处,徂徕摩崖对他们而言,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了!

  无独有偶。泰安当地的学者刘传录,上世纪80年代还在读初中,在姥爷的带领下,曾走遍了徂徕山的山前山后。在搜神洞,他第一次见到了巨大的四方摩崖,据姥爷讲,这原来有个道士观,摩崖是皇帝碑,摩崖上的“炼神庵”和“节度使时宥”几个字,让他印象深刻。前后他共有三次试图认清楚摩崖石刻,但因风化严重,字迹缺失,一直未能达成心愿。

  日月如流,2010年5月,周郢、刘传录一同外出考察时,闲暇交谈,发现两人均与徂徕山摩崖有所渊源。两人激动不已,那片刻石会不会是同一个蒙元摩崖呢?当即商定,再对徂徕石刻作一番细致探访。

  同月,在刘传录导引下,周郢与文物专家张亚明来到徂徕山南麓,沿着一条涧谷向上攀登,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攀爬,在万峰环拥,深谷幽邃之处,遥见几座业已废弃的民居。周郢当即认出这正是二十多年前的借宿之地。当他们绕过房舍,来到后面的石壁前,顿为之惊呼——那一片密密麻麻的文字,仍无恙留存在绝壁之上。三人立即找来木梯,搭成支架,由张亚明进行摹拓,限于时间,只完成三分之一。

  为了获得全璧,一年之后,周郢和刘传录带领一个考古小组再次赴徂徕考察石刻,又约请了石刻专家赵波平与道教学博士张琰同行。到达后立即进行拓制,八百年前的摩崖记文,在墨扑摹印下,终于完整地显现在今人面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