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全民阅读”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大众网(wwww.dzwww.com) 承办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齐风鲁韵

临沂银雀山汉墓“遭遇”兵学圣典

2012-03-06 08:47:00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 车少远 胡后彬

  

考古专家们在清理竹简。
竹简出土现场

 

    老临沂城南约一公里处有两座隆起的小山岗,东西对峙,好像两个哨兵守卫着临沂城,东岗名曰金雀山,西岗名曰银雀山。

  1972年,临沂地区卫生局准备在银雀山建一座办公大楼。4月10日,工人们在清理地基时意外发现了古墓葬。经清理发掘,在一号墓和二号墓中先后发现了《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晏子》、《墨子》等大批竹简和竹简残片。墓葬中,同竹简一起出土的还有漆木器、陶器、铜器和钱币等随葬物品。经专家鉴定,这是两座西汉前期的墓葬,出土的竹简和其他器物均为当时的殉葬品。

  抢救性发掘

  发现墓葬后,施工单位临沂县城关镇建筑管理站的同志们当即派专人到县文物收集组反映情况。经地、县两级革命委员会文化组负责同志研究,决定派文物收集组人员及时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在地区卫生局、地质队、城关建筑管理站等单位的协助配合下,收集组人员于当天下午4点钟发现了珍贵的历史文物——汉代竹简。

  经向县、地、省上级汇报后,省博物馆来人指导,并继续进行清理。

  一号墓和二号墓墓室均为长方形竖穴,在岩石上开凿而成。一号墓由地面至墓底深度为2至3米,二号墓为3.5至4米。因年代久远,两墓墓室上部残损,并有积水,椁室完整,在墓坑与木椁之间填入了质地细腻的灰白色黏土。椁室结构,两墓基本相同。椁底板平铺在墓坑底部,一号墓铺两层,二号墓铺一层。椁框四角以榫相接,椁顶横铺盖板,一号墓盖板一层七块,东西横铺。二号墓盖板两层,下层七块,南北顺铺。

  椁内均在中间置一隔板,分椁为东西两侧。一号墓椁室东侧置棺,西侧为边箱,安放随葬器物。二号墓正好相反,西侧置棺,东侧为边箱。二号墓椁内隔板中部还有两扇小门,上下有枢,可以启闭。棺均用六面木板接榫构成。棺身外髹黑漆,里髹朱漆。两墓棺内各有尸骨一具,已腐朽松散,不能确定性别,但尚能辨别出为仰身直肢。一号墓尸骨头向南偏西20度,棺底铺草荐,二号墓尸骨头向正南,棺底无草荐。 

  在这两座墓葬中都有竹简出土,在一号墓边箱北端随葬的漆木器和陶器的间隙中发现了竹简,经清理共4942枚,整简每枚长27.6厘米、宽0.5至0.9厘米,厚0.1至0.2厘米。二号墓在边箱南端底部出土了32枚竹简,每片长69厘米、宽1厘米、厚0.2厘米,系《汉武帝元光元年历谱》。

  竹简出土时,由于在墓中浸蚀千年,质地已经腐朽,竹简上的文字是用毛笔蘸墨书写的,整理时稍有不慎不仅墨迹会被抹掉,简片也会变成一堆烂泥,所以,考古专家用毛笔蘸着清水一点一滴地耐心冲洗,才洗去了水锈,显出字迹。

  简上的文字全部为隶书,用毛笔蘸墨书写,字迹有的端正,有的潦草,不是出于一人之手笔。由于这些竹简长期浸泡在泥水中,又受其他随葬器物的挤压,竹简已经散乱,表面呈深褐色。用墨书写的字迹,除个别文字漫漶难辨外,绝大部分很清晰。每简的字数多少不等,整简每枚多达40余字。编缀竹简的绳索早已腐朽,在有的竹简上还可以看到一点痕迹。

  一号墓于4月17日清理完毕,二号墓于4月20日清理结束。竹简先在临沂进行了简单的防脱水处理、登记造册,连同出土的其他器物于4月底由县革命委员会政治部派人专程赴省上交。

  因条件所限,山东省革命委员会政治部文化组经过慎重研究,决定“汉竹简立即送北京处理”。竹简进京后,国家文物局成立了由专家学者组成的“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对竹简进行保护、整理。他们对竹简先进行药液脱色处理,使字迹更加清晰,然后拍照、编号,经无菌处理后放入玻璃管中密封保存。

  整理好的竹简现保存在山东省博物馆。这一发现轰动了国内外,与“马王堆”“兵马俑”齐名,被列为“新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