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和山 张健 张强
老实本分的老刘和一般庄稼汉一样少言寡语的,但一说起他的泥塑,就似乎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侃侃而谈,眉飞色舞。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泥块,在他手里就像变魔术一般眨眼工夫就变成了一件工艺品。
老刘名叫刘进潮,是枣庄市山亭区山城街道薄板村人,今年46岁。我们在刘进潮的家中看到了他的泥塑作品“西游记人物”,唐僧、悟空、八戒、沙和尚被他塑的惟妙惟肖,形象逼真,悟空脸上的猴毛宛如真的一般,八戒笑的憨态可掬,就连唐僧的白龙马也如活的一般。
据刘进潮介绍:他家祖传从事泥人行业已经有5代了,最早泥塑手艺传人要数清代时期他高祖父刘守敏,刘守敏在老刘家泥塑中可是标志性人物,年纪轻轻便中举人,在去山西省洪洞县拜访好友时,和山西省洪洞县雕塑高手陆良大师成为好友,后来,陆良大师将雕塑手艺传给了刘守敏。父传子、子传孙,一代一代地传到今天,已经是第五代了。
刘进潮说,他们家族的泥塑手艺,一直以从事民间寺庙的神佛造像为生计,有个新建的寺庙、祠堂,他的曾祖父、父辈们都被请去帮着给塑神像,那时候大多不给银两,一般给瓜干、谷物、粮食之类的东西。有时遇到富家人请去塑财神、观音等神像,除了给以上粮食作物之类,还会赠给几尺红布及其他衣物。解放后的文革时期,曾有过砸香台、打倒牛鬼蛇神的运动,所以那段时间,他的父亲没有一点生意,专心在家种地。所做泥塑作品大多转变成生活器具,如泥瓦盆、泥壶、泥缸等。
刘进潮从小深受祖辈泥塑艺术的熏陶,每次他的叔父被请去塑像,10岁左右的刘进潮就帮忙做一些零碎活。有时他也在一边用碎泥模仿着跟着做。上学后,刘进潮特别喜欢美术,他跟随老师学习了素描、国画、书法,并开始将传统美术功底运用到自家祖传的泥塑造型当中。在继承传统的家传技艺的同时,借鉴西方雕塑结构和比例的精髓,又吸取了国画写意与工笔相结合的神情韵味,博采众长,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并大胆创新,创作了一批既有传统韵味又有时代精神风貌的作品。
如今,他已经不再主要依靠泥塑为生。他所创作的泥塑均是纯人工制作,完全没有借助模具,做工虽然形象逼真,但不能够完成批量生产,所以在当今社会没有多大的经济效益。市场的暗淡一度使他失望,偶尔在打工回家空闲的间隙里,他还会把玩一下自己心爱的泥塑,并做上一两幅作品,留给家人邻居们欣赏。
在山亭区文化局的关注下,刘进潮的泥塑现已在台儿庄古城列出展位,并给他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求保全传承他的全部技艺。
在台儿庄古城,刘进潮的手艺很有市场,他的泥塑广受游客的青睐,来自台湾、香港、北京等地的游客都喜爱他的泥塑,那些来旅游的外国人更是对此爱不释手。只是因为作品价格低廉,挣不了几个钱,所以没有年轻人愿意学习这门手艺。这成了刘进潮最大的一个心事。他不知道自己的手艺应该传给谁,特别担心这门传了5代的手艺,到他这儿就传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