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全民阅读”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大众网(wwww.dzwww.com) 承办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齐风鲁韵

章丘之丘

2012-02-21 08:42:00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 王繁荣

  □ 王繁荣

  现在章丘人写市名时,大都写“章丘”二字,已经很少有人写那个带耳旁的“邱”字了,可是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前推至清早期,该县县名是应该写“章邱”二字的。

  自公元596年设章丘县,章丘建县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从目前发现的历代碑文看,涉及到县名时有写“丘”的,也有写“邱”的,造成这种不统一现象的原因,源于历史上的几次“丘”改“邱”。据史料记载,历史上为避“孔子名丘”讳,先后于西汉、金与清代时,在全国或小范围内改“丘”为“邱”。金代及以前的石碑目前在章丘尚未发现,但元、明时期的石碑均为“章丘”二字。而到了清雍正后,章丘的“丘”就变为“邱”了,这源于清代的尊孔运动。

  清兵入主中原后,被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所同化,清朝统治者也渐渐发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家思想,有利于封建统治。据《清实录》记载,清雍正三年(1726年),礼部给皇帝上了一个奏章,奏章云:“先是由孔子圣讳,理应回避。惟祭天圜丘,丘字不用回避外,凡姓氏俱加偏旁,写为”邱“字,如系地名,则更易地名。至于书写常用之际,则从古体丘字。”雍正皇帝看后恩准,于是为避孔子名丘之讳,章丘便只能写做章邱了。

  这个“邱”字一写就是200多年,那么又是什么时候改为“章丘”的呢?1956年,为了加快文字普及和推广,国务院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在全国开始实施,本来“邱”字不在简化之列,但章丘人乘汉字简化之风,索性把“章邱”写做“章丘”了,为什么呢?一是“丘”确实比“邱”简单好写;二是此时孔子的崇高地位早已在人们心目中动摇,章丘县名为何还避孔子讳呢?好像约定俗成一样,“章邱”逐渐变为“章丘”了。

  县名改字也算大事了,在相关档案中有无记载呢?就这个问题笔者曾查阅过建国后县委、县政府文件,没有找到。但笔者发现一个规律,凡是1956年前的文件中都写“章邱”,1956年后的文件中陆续出现“章丘”了,但文件上的朱红大印仍然是“章邱”,可见“邱”改“丘”是一种民间行为,如果政府专门为此下文,公章也是要改的。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单位公章中的“邱”也改成“丘”了,在那个狂热的年代,这个“邱”字好像总有点封建主义的味道,让人看着不顺眼。但尽管如此,有些老年人还习惯于写“邱”字,这在“文革”中也不是什么上纲上线的问题。

  真正完全彻底地统一成“丘”字,是1992年,该年的8月,经国务院批准,章丘撤县设市,辖区不变,由济南市代管,成为县级市,所有单位名称的公章、信纸、号牌等统一定为章丘,20年过去了,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再写这个“邱”字了。

  “丘”与“邱”对县(市)名来说虽是一字之变,却包含着丰富的时代信息。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曾播出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位持宝人拿着铸有“章丘”字样的清光绪年间的银锭请专家鉴定,专家仅凭“丘”字就断定是个赝品。如今章丘一著名景点,池旁有两碑,一用玻璃罩住的旧碑,上书保泉内容,有被破坏的痕迹,另一则是复制品,将原文誊抄其上,但将原碑中的“章邱县”改为“章丘县”,此碑立于清同治年间,正是避“孔子名丘”讳时,这在过去封建礼教甚严的年代是绝对不会有的,看后令人脸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