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全民阅读”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大众网(wwww.dzwww.com) 承办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齐风鲁韵

齐鲁名士武训:“千古奇丐”兴义学

2012-02-07 08:59:00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 卞文超

武训先生画像

民国时期的临清武训义学校门

武训纪念堂

  临清市大众公园内,有一座庙堂式建筑,季羡林题写匾额“凤岭钟英”。凤凰岭脚下,青松翠柏之中,京杭运河流经此处。春节期间天气清冷,有不少老人在堂前草地晨练。

  临清市博物馆馆长魏辉介绍,这座建筑原是临清武训纪念堂,建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临清县武训小学发起了武训诞辰纪念活动。这场纪念活动声势浩大,范围遍及全国,蒋介石、张学良、杨虎城、于右任、郁达夫、陈衡哲、何思源等人先后以题词、诗歌、散文、传记等方式,颂扬武训的办学精神。

  武训(1838年-1896年),原名武七,绰号武豆沫,堂邑县武庄(现属冠县)人。武训行乞攒钱40年,在冠县柳林镇、临清杨二庄和御史巷兴办义学三处,生前死后受清朝皇帝两次旌表。民国初,其事迹被编入教科书,冯玉祥称赞他为“千古奇丐”。

  贴错春联挨打

  贫儿心底盼上学

  如今,武训纪念堂内已空旷无物,临清市武训实验小学仍在正常招生。这所小学几经更名,最初便始于武训创办的“御史巷义塾”。

  记者采访了晨练的老人,其中70岁的何子明曾就读于这所学校的16级高小3班。80岁的杨延峰老人曾家住御史巷,与武训兴办的学校比邻而居,从小就熟知武训的故事。临清市新华书店原经理修世信、社文办副主任王明波完整地讲述了武训的传奇人生。

  武训生于世代务农的贫苦人家,7岁时父亲去世,随母以乞讨为生。武训小时聪明活泼,讨饭时常做鬼脸、耍小把戏,逗得人发笑。哪里修房盖屋,或有红白喜事,他就去帮着忙活,借以讨些东西。往往他自己乞讨,比和母亲一起去还要讨得多。

  武训行乞到15岁,母亲告诉他:“七儿,你现在已经长大了,要娶亲成家,家里穷还有人嫁,但是没有人肯嫁给要饭的。”从此,武训不再讨饭,开始帮工干活。

  最初武训给邻村一户李姓人家扛活,尽心尽力。那年腊月三十,主人中午写完对联外出,让武训下午贴上。傍晚,主人回家一看,登时火冒三丈。原来,武训不识字,把对联贴错了,“六畜兴旺”的对联贴到了堂屋上,“阖家吉祥”的对联贴到了牲口棚上。

  武训挨了一顿打,一年的工钱没得到,还被赶了出来。看到有钱人家的孩子能上学,他也渴望上学,但愿望只能埋在心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