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全民阅读”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大众网(wwww.dzwww.com) 承办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齐风鲁韵

血与火铸就的战邮精神

2012-02-07 08:55:00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 马志民

  2012年2月7日,适逢山东战邮创建七十周年。

  山东战邮诞生于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岁月。自诞生之日起,山东战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新中国邮电事业的创立树立起不朽的丰碑。在革命战争中以血与火铸就的战邮精神,至今仍在激励着我们为邮政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诞生于抗日烽火

  “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12月,在山东大部分地区沦入敌手的情况下,中共中央指示,将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改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为加强抗日根据地的通信联系,中共山东分局成立了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纵队交通总站及泰山区交通总站。1940年,中共山东分局和各地党委的交通科(股)相继成立,开辟了公开的、秘密的、武装的交通线,保持了山东各抗日根据地党组织上下之间的文件、党报党刊的传递。1941年春,日军对抗日根据地发动了空前的反复的大“扫荡”,为保证统一、健全、有力的交通,中共山东分局指派赵志刚负责筹建战时邮局。筹建中吸收借鉴了中华邮政的部分业务规章制度,并结合战时邮政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战时邮政章则制度和条例。1942年2月7日,在中共山东分局和山东战时工作推进委员会的共同领导下在沂南县双泉峪子村创建了山东省战时邮务总局。从抗日交通站的不断扩大,到遍布山东各抗日根据地的战时邮局,到华中、苏北、太行、华北、东北等地通信干线的开辟,再到对敌占区勇敢、灵活的渗透与斗争,山东战邮积极推进交通、邮政和发行工作,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逐步发展、壮大,满足了党政军民的通信需求,成为支持中华民族反侵略、反压迫正义事业的重要力量。

  山东战邮在革命斗争中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现代意义上的邮政业务组织体系和工作流程。到1943年底,全省的交邮系统已形成了邮(务)、交(通)、发(行)“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其中交通指的是护送干部通过封锁线,1942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华中局书记刘少奇来山东视察工作后去晋冀鲁豫边区时,就是由战邮局派员与沿途交通站协助部队共同完成护送任务的。随着战邮活动的不断深入,战邮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到1944年8月,全省共有战邮总局1个、大区战邮管理局3个、县战时邮局83个,干、支线邮站108个、邮务代办所631个,全省战邮人员达2462人,邮线总长度17200多里。

  1948年9月,山东省会济南解放,华东财办邮电管理总局组织了接管大队,在济南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领导下,进城接管了中华邮政、电信机构,并迅速恢复了通邮通电。解放战争结束后,新成立的山东省邮政管理局和电信管理局对山东境内的中华邮政、电信局进行了全面接管,经改造,形成统一的人民邮电机构。

  在战争的硝烟与烽火之中,山东战邮塑造了一支英勇、顽强的战邮员工队伍,产生了葛春亭、庞耀等一大批山东战邮英雄,有468名战邮英雄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还有200余名烈士没有留下姓名。革命先烈用鲜血铸就了以“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坚定立场;保守机密,人在文件在,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排除千难万险,勇往直前完成传递任务的坚强精神;严守纪律,艰苦奋斗,雷厉风行的战斗作风”为核心的战邮精神。战邮精神是山东战邮人革命意志的完美写照,是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