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
认识冰河,是有人向我推荐了《狗日的战争》,总结起来两个字足以——好看。可以说《狗日的战争》是让人可以一口气读完的小说,《使徒》亦然。这部《使徒》在掌阅上人气颇高,看了下有百万人同时阅读,使我不能拒绝,于是果断下了。
这部小说的开头并不惊艳,很落俗套的塑造了一个三十大几既不得志又怨天尤人的草根小演员。然而一个非常狗血的打人事件成为了整个故事的转折,主人公李可为了逃避牢狱之灾被迫成为了警方的卧底。而这个卧底更是不一般——扮演他胞兄,化名龙久,实则是李进的一名警察。
其实在看《使徒》时候,刚刚还未读到十分之一处,得知了该书只是第一部,还未完结,作为悬疑小说简直就像打了一半的呼噜,要憋死人。当我全身心都在拒绝的时候,却发现已经晚了,对于作者带来的一个又一个悬念,我被牵着不由自主的看了下去。
我一直认为,好看的小说,塑造的人物性格要具有矛盾性,在现实生活中,单纯的坏与恶、善与美都是不存在的,多面性的人物角色才更具有可看性。
这在书里面体现的淋漓尽致,比如仿若慈善家的大毒枭教授,恩威并施,十分有人格魅力;搭档顾桃,白天杀人,晚上救人,简直分裂;跟班小庄,杀人不眨眼却对“龙九”死心塌地,还有一群黑夜行者般的异域警察……
冰河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塑造的人物性格多面而不矛盾,性格点都非常符合角色的成长线,是一件件的事情和经历塑造出来的,而不是笔者生搬硬套上去的。很多网文都存在这个问题,有一次有个很搞笑的评论,说作者写男主角帅的天怒人怨,女主角美的闭月羞花,但是能不能请作者具体描述一下,靠自己想象有点难……
书中的疑点也是一个跟着一个,先是李可得知李进可能叛变,这是推动剧情发展重要线索——李进到底叛变与否,他这么做到底为了什么?而教授又为何将一个警察派来的卧底看作心腹,甚至将自己的女儿托付与之,简直让人好奇心爆棚。
而在我看书的过程中,不止一次的浮现出:这绝对是一个好剧本的念头。确实,书中的剧情节奏紧凑,悬念和大坑一个接着一个,人物关系复杂而不凌乱,加上激烈的枪战场景,就像是电视剧般的画面在脑海中一帧帧浮现。
另外作者的感情描绘和煽情功夫也不差,先是描绘出李可李进难解之恨,进而李可一步步的通过扮演哥哥的角色体会他的心路历程,当李可终于对李进有着些许体谅时,却发现为时已晚,看的我鼻子都有些酸楚。
好了,说了这么多这部小说的好处,下面来说说作者的不是。
对作者的一大谴责就是,可不可以不要挖这么多坑!第一部已经完结了,然而现在留下了无数坑待填。
比如剧情线上,老家到底是什么?教授的信仰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李进的车祸是怎么发生的,背后主使是谁?顾桃真如他所说追杀他的是美国黑帮?李进到底真的背叛还是假意奉承,账户中的这么多钱到底是怎么赚来的?
冰河在书中挖的一个个坑,总是能找出对应的线索,之前在李可探视李进时,感觉到手被捏紧,我就已经深深的感觉到作者的套路了,果不其然。尤其在结尾的部分,更多的悬念一涌而出,让人不断地打着问号,疑窦丛生。看完了《使徒》,简直要成了十万个为什么……
除了挖坑,书中还是有一些bug的,比如为了让卧底这个事更加的合理,增加了不少的主角光环,比如演员背景、过目不忘、天生女人缘等。还有各种小幸运和关键人物帮助李可在教授和顾桃那里误打误撞的蒙混过关。
但这并不妨碍《使徒》成为一部让人看着过瘾的悬疑小说,但是必须声讨作者,请速速填坑来。